2019
08.14
浏览量:240
乙肝,听到这个词往往有许多人都闻其色变,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可怕,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就可安然无恙。即使感染了乙肝病毒,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依然可以压制乙肝病毒,健康的生活。
未雨绸缪防乙肝
01
注射乙肝疫苗
1796年当琴纳将牛痘接种到一个八岁的小孩儿身上时,近代免疫学就从这里开始了,疫苗也从这时开始应用于预防疾病。
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病毒的最主要手段,乙型肝炎疫苗初次免疫时,全程需接种3针,也就是按照0、1、6个月程序,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,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注射第二针及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。通常情况下,三针疫苗全部打完后,才能完全有效。
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,其次是婴幼儿、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和高危成年人群。
02
常规预防
除了乙肝疫苗,我们还需要了解乙肝传播途径,做好常规预防工作,基本乙肝也就远离了我们。
1)血液传播:如通过不安全的注射或输血,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,对所有献血员都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,因此,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。
2)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传播: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、注射器、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、静脉注射毒品等;
3)其他如修足、纹身、扎耳环孔、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、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
如何防护:大力推广安全注射( 包括针灸的针具) 。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、刮脸、修脚、穿刺和文身等器具也应严格消毒。
注意个人卫生,杜绝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。
03
母婴传播
多为分娩时婴儿接触了HBV 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传播;部分婴儿在宫内即受到HBV感染。
如何阻断: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疫苗+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明显减少乙肝妈妈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。
对孕期HBV DNA水平较高(HBV DNA>10^6IU/ml)的母亲在怀孕后期给予抗病毒治疗,又进一步减少了乙肝母婴传播,有望实现乙肝母婴“0传播”。
04
性传播
与HBV 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,特别是多个性伴侣时,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。
如何避免: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,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。
可治:亡羊补牢为时未晚
当我们感染乙肝病毒的时候,也不要过于的惊慌,乙肝是可以治疗的,虽然不能够完全的消灭乙肝病毒,但是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长期、持久的控制乙肝病毒,防止肝功能恶化,延缓或阻止乙肝向肝纤维化或肝硬化、肝癌发展,让您健康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注意:本材料用于健康知识宣教,不能代替医生诊治;如您有诊治需求,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。
参考文献: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,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.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(2015版)[J].中华肝脏病杂志, 2015,23(12):888-905.